阿英與第一次文代會–文史找九宮格私密空間–中國作家網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8d14c8b92686.65957334.

阿英介入了第一次文代會準備、召開經過歷程中的諸多任務,這在他的日誌中有大批的記錄。經由過程阿英日誌和第一次文代會的相干資料,梳理阿英在文代會時代介入的幾個主要運動,從中可窺見行將出生的新中國文藝的預備任務和某些新的文藝偏向。

1948年12月,阿英奉中共中心的號令前去北平。4月14日到天津,5月10日離津,赴北平中組部報到,并作為焦點職員之一在北平介入準備第一次文代會。阿英日誌中屢次記錄他介入準備運動的情形。好比5月13日晚同夏衍、周揚等人到中南海和周恩來商談文代會的事宜。14日回天津后,19日前往北平,重要義務是介入準備第一次文代會。26日晚同周揚赴中南海向周恩來報告請示文代會的準備情形。此外,阿英擔負了文代會準備委員會委員、提案審查委員會主任、主席團常委,屢次介入文代會的準備會、主席團會、主席團常委會、黨員年夜會,7月6日擔負年夜會主席,掌管會議。文代會停止后擔負文聯籌委會的主任委員,文聯成立后擔負領導部的擔任人。一向到8月13日分開北平。

阿英作為第一次文代會重要介入者、組織者,介入了很是多的詳細事務,此中有兩個主要的任務值得先容一下。

一是文代會提案的收拾。從年夜會召開一向到8月12日,阿英日誌里記錄了第一次文代會時代收拾提案的情形。7月14日,“晚飯后,至東安市場穿軍衣樣子。回后收拾年夜會提案”。7月15日,“九時,往中南海,獲得艾青同道所整提案,然后往琉璃廠”。“回后收拾提案目,至三時許完,送文代會付印,開黨組會。”7月16日,“年夜會第十三天,會商提案”,“收拾提案至午夜”。7月17日,“晨起后,持續收拾提案”,“年夜會第十四天,選舉及持續會商提案”。7月18日,“九時至懷仁堂,開提案審查委員會”。7月23日,“收拾年夜會提案,至午后一時始完”。7月29日,“晚飯后,收拾提案完”。 在7月18日的文代會上,“由阿英陳述提案收拾顛末,年夜會收到提案共九十八件,回納成組織任務、創作與出書、進修與研討、嘉獎與留念、福利工作及其他等五類二十四項。陳述畢,即開端會商”。

阿英收拾的《年夜會提案總目》觸及的議題很是豐盛,好比:組織題目、藝術教導、比對文藝任務、文工團、海內文藝、兒童藝術運動、出書、創作、評選嘉獎、留念、文物與材料、生涯待遇等等,組成了文代會一項主要內在的事務。郭沫若在年夜會揭幕詞中說,“在年夜會上還有良多具體的陳述,周到的提案,我們從這些陳述和提案中,仔細地剖析和綜合,我們信任必定更可以得出很可可貴的結論的”。這份提綱對于懂得第一次文代會和中國今世文藝的產生都有側重要的價值。起首,由於普遍的代表性和符合法規性,提案顯示了在這一主要汗青時辰文藝任務者所關懷的主要題目,這些題目關乎新中國文藝的走向,簡直涵蓋了新中國文藝的各個方面;其次,在新中國文藝基礎標的目的確立的狀態下,提案觸及諸多詳細題目和待處理的命題,既有微觀的題目,又有詳細的題目,這從此后今世文學的詳細展開經過歷程中可以或許獲得驗證;再次,提案全體浮現出光鮮的時期性,這種時期性一方面基于汗青的總結,另一方面又關乎將來的能夠性,是文藝成長史轉機的光鮮表現。

從提案的內在的事務來看,觸及的議題很是豐盛,並且梳理這些內在的事務可以發明存在內涵的相干性,表現了今世文藝的幾個構造性維度,如中國與世界、汗青與將來、官方與平易近間等等,但從總體上看,顯示了今世文藝的組織化和體系體例化的偏向。文藝工作不只僅是小我的、個體的工作,而是全體性的工作,“組織起來”無疑是最為光鮮的文藝趨向。周恩來在第一次文代會上所作的政治陳述里提到了文藝組織化的題目:“此次文代年夜會代表大師都覺得要成立組織,也簡直需求處理這個題目。不只我們要成立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的結合會,並且我們要象總工會的樣子,上面要有各類“財產工會”,要分部分成立文學、戲劇、片子、音樂、美術、跳舞等協會。由於只要如許,我們才便于停止任務,舞蹈教室便于練習人材,便于推行,便于改革。這一點是大師所贊成的,此刻就需求開端,由於我們不成能常開如許的年夜會。盼望在會中或會后,就把各部分的組織成立。”

二是阿英關于工場文藝的陳述。文代會準備會的表演委員會下設的進修組共組織了兩場陳述,每場餐與加入的人數約五百人,一場是6月15日在束縛影劇院舉辦的軍隊文藝任務陳述,另一場是6月20日舉辦的工場文藝任務陳述,由阿英作陳述。阿英在日誌中記錄:“八時半,與柯靈同道同往開國東堂陳述,題工場戲劇任務,至十二時,僅及三之二,遂略往。”

兩場陳述觸及軍隊與工場文藝,這和第一次文代會瑜伽場地所要確立的共享會議室工農兵文藝標的目的是親密相干的。工農兵代表在文代會中獲得極年夜的冷遇。此次會議約請了特別的代表:農人好漢李秀真、華北軍區特種兵軍隊代表李健、北平被服廠縫紉女工徐世榮、第七十兵工場工人李家忠、圖門機務段司機休息好漢王祥、浙贛路維護器材有功的鐵路人員李昂等。會后,在年夜會的接待飯席上,白楊、舒繡文、張瑞芳等文藝任務者和女工徐世榮坐在一路親熱地扳談。7月10日,文代會還舉辦了工人結合晚會,由工人構成的劇團介入扮演,被服二廠的紅旗劇社、西山職產業余劇團、石景山鋼鐵廠的職產業余劇團等集團介入表演。工農兵代表受邀介入文代會預示了工農兵在新中國文藝中的主要地位,工人業余劇團的表演也預示著新中國文藝的標的目的。

表演委員會之所以約請阿英唱工廠文藝陳述,是由於阿英在工場文藝活動中的宏大進獻。阿英日誌中記錄了大批關于工場文藝的內在的事務,可以說阿英是工場文藝主要的提倡者和實行者。1947至1948年間,阿英就在年夜連領導工場文藝運動,并根據年夜連時代領導工場文藝的經歷,寫成《工場文娛任務的實際與實行》一書,為新中國的工人文藝運動供給了主要經歷。第一次文代會時代,年夜連工人創作的100多個腳本、40多首歌曲、150余幅美術作品和375幅反應年夜連工人文藝運動的照片在展覽中獲得展現。

擔負天津文聯主席時代,阿英采取多種方法推進工農兵文藝的成長,培植工人作家。例如1950年,他主編了一套以工場為重要描述對象,以工人作者為主創職員的“工場文藝習作叢書”, 包括《工人寫作講話》《工人創作畫》《工場美術任務與消息任務》等作品。《工人寫作講話》與《工人創作畫》是錢小惠在講座場地父親阿英領導下完成的,阿英在書的《序》中說:“一九四七年退卻至年夜連以后,小惠同道和我們一同下到廠里,從事工人文娛任務,迄今已是兩年。他依據在廠任務的經歷寫了兩本創作方式的書,一部是三聯書店的《如何畫》,一部就是這本《工人寫作講話》。”恰是由於阿英的盡力和實行,工場文藝在新中國成立前后取得了較年夜的成長。

阿英的進獻不只僅在于戲劇創作、文藝批駁、文學史料等方面,他在新中國文藝體系體例的樹立、瑜伽場地工場文藝和國民文藝的實行等方面異樣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但這在以往的文學史論述中卻很少被說起。《阿英日誌手稿》作為主要的材料,無疑為深化阿英研討供給了很好的基本,也會進一個步驟拓展阿英研討的話題。

(作者系中國國民年夜學文學院傳授)

TC:9spacepos273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