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更查甜心寶貝包養網有“质” 春耕尽显“科技范”_中国网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近日,在山东省潍坊高密市,“新农人”刘莉在家轻轻点击手机屏幕,就对近万亩土地苗情一目了然,“以包養網前种地都是凭经验,看天吃饭,现在咱们靠科技,用手机一扫码,就知道哪个地块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

刘莉的农场安装了大田农业物联网检测设备,并利用太阳能和5G数字远程传输技术,能够检测田间地块土壤的墒情、温度、湿度以及作物长势等,定时回传数据,让种地从靠经验转向靠数据。另外,自走式喷杆、无人驾驶设备的使用,更让刘莉的农场“科技范”倍增,十几个工人轻松管理近万亩土地。

“使用这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每亩地可节水30%以上、节肥15%,降低生产成本100元,关键还增产,我估计,亩增200斤不成问题。包養”春耕时节,在高密市大牟家镇,粮食种植大户刘风俊使用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设备为小麦浇灌返青水。

今年,刘风俊为1000亩小麦升级了新型智能滴灌系统,利用“5G+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实现浇水、施肥同步完成,不仅节水、节电,而且省时、省工,土壤不易板结。“很多人说我们收益高,其实高的就是用先进技术实现成本降低、粮食增产的那部分。”刘风俊说。

“我们依托‘高密一号’‘青科大一号’人造卫星云服务平台上线‘天空地一体全自动农业监测系统’,先期将15万亩农田纳入平台管理,24小时动态监测温湿度、降雨量、风速等气象要素,实时传输共享病虫草害、缺苗断垄、播种收获等数据信息。”高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贺瑞泉介绍,高密市将地上农业与天上卫星“连线”,变“靠天吃饭”为“知天而作”。

在高密市醴泉街道前毛村,村民姚宝山正在地里查包養看小麦返青情况。放眼望去,一株株小麦迎风舒展,似乎还能听到麦苗拔节的声音。姚宝山包養说:“我家种了218亩小麦,都是‘菲达6号’,这个品种不仅高产,还抗冻,从产量上来说,比往年的品种每亩多收百十斤,以现在小麦的价格算,每亩地能多收入130元左右,200多亩地一季下来就多收入2.6万包養網元。”山东菲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召智介绍,“菲达6号”实现了潍坊市近20年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质小麦品种的新突破。

走在大牟家镇北杨家庄村的田间地头,本是忙碌的时节,却只有零星几位农人在地里忙碌。“现在虽是春管春耕关键时节,我们村大多数农户却当起了‘甩手掌柜’。”村党支部书记陈明春介绍。

2020年,北杨家庄村流转1200亩土地,村集体以整合后的增益土地入股,依托参股企业高密市供销社孚高农业服务公司成立合作社,公司实施耕、种、管、收、储、销“一条龙”全程托管,村民从种到收都不用操心,按年拿土地流转费,旱涝保收。土地收益合作社与公司6∶4分成,出现亏损,则4∶6分担。

“这边是我们公司托管的土地,目前,工人正在铺设滴灌带。现在农业全程机械化,五六个人就能管理1200亩地。”高密市孚高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曹琪介绍,北杨家庄村大部分是盐碱地,以前完全靠天吃饭,托管后,他们一方面通过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不断改善土壤;另一方面,根据土质选用良种,同时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粮食收储策略,努力确保收益最大化。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智慧托管,以科技助力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更好地解决‘如何种地’问题。”高密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翔说。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查包養網值同比增长5.3%(新数据 新看点)_中国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汪哲平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刘志强)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包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

一季度,国民经济总体延续去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生产需求主要指标稳中包養有升。从生产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包養行情包養網心得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需求看,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指标增长总体稳定、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5%,比上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社会消包養網比較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一季度,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5.5%。绿色发展方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0.1%。居民收入方面,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下一步,将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持续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运行动力,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

以科技“包圍”工程引領成到九宮格會議長新質生孩子力

原題目:以科技“包圍”工程引領成長新質生孩子力

成長新質生孩子力是推進高東西的品質成長的訪談內涵請求和主要出力點。習近平總書記九宮格從2023年9月在黑龍江考核時初次提出“新質生孩子力”,到2023年12月在中心經濟任務會議上誇大要“成長新質生孩子力”,從2024年1九宮格月在掌管中共中心政治局第十一次所有人全體進修時對新質生孩子力作出體系論述,到2024年3月在全國兩會上誇大要“隨機應變成長新質生孩子力”,這一系列關于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的主教學要闡述,深入答覆了“什么是新質生孩子力、為什么要成長新質生孩子力、如何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的嚴重實際和實行題目,明白指出科技立異是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的焦點要素。對于內蒙古而言,隨機應變成長新質生孩子力,要以辦妥兩件年夜事為牽引,充足施展科技立異主導感化,依托資本天賦,聚焦科技“包圍”工程,以高程度科技自立自強助推高東西的品質成長,有用推進生孩子力迭九宮格代進級,加速構成推翻性技巧和前沿技巧催生的新財產、新形式、新動能,盡力做到“起跑就搶先”,為完成闖新路、進中游目的供給無力支持。

培育高本質休息者厚植成長新質生孩子力人瑜伽教室才基本

新質生孩子力代表進步前輩生孩子力的演進標的目的,是由技巧反動性衝破、生孩子要素立異性設置裝備擺設、財產深度轉型進級而催生的進步前輩生孩子力質態。新質生孩子力以休息者、休息材料、休息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礎內在,具有強盛成長動能,可以或許引領發明新的社會生孩子時期。人是生孩子力中最活潑、最具決議意義的原因,新質生孩子力對休息者的常識和技巧提出了更高請求。科技立異可以或許增進休息者的周全成長,為加速構成新質生孩子力鑄造一支常識型、技巧型、立異型休息者步隊。高校院所是培育高端立異人才的主陣地,“只要席家和席家的大少爺不管,不管別人怎麼說?”應著眼世界科技前家教場地沿,充足施展科技立異平臺的育人效能,打破傳統學科鴻溝,推進學科穿插融會和跨學科研討。要打破空間壁壘,推進人才鏈和立異鏈、財產鏈深度融會,應用年小樹屋夜數據、云盤算、人工智能等技巧資本扶植一批國度重點試驗室和新型研發機構,打造世界一流拔尖人才培育窪地。要全方位做好立異型人才辦事保證任務,聚焦約束科研職員立異發明“謝謝。”藍雨華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的堵點痛點,推進科技體系體例改造,加速構成支撐周全立異的基本軌制,為立異人才鋒私密空間芒畢露、盡展才幹發明傑出周遭的狀況。要鼎力引進拔尖立異於可以按原計劃舉行在我來看你之前,你不生世勳哥哥的氣嗎?”人才,樹立健全高端人才常態化引進機制,連續擴大外籍專家資本庫,積極搭建全球學術交通與立異平臺,盡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立異精力和實行才能的拔尖立異人才,為加速成長新質生孩子力厚植人才基本。

布局計謀性新興財產和將來1對1教學財產打造經濟增加新引擎

財產是經濟之本講座,是生孩子力變更成長的詳細範疇,計謀性新興財產和將來財產是新質生孩子力的主要載體,構成新質生孩子力的經過歷程也是計謀性新興財產加速成長、將來財產孕育鼓起和不竭強大的經過歷程。九宮格將來財產決議財產將來,明天瑜伽場地的將來財產很能夠就是今天的新興財產。前瞻布局將來財產是重塑國際競爭新上風的必答題,是打造經濟增加新引擎、培養財產系統新支柱的搶答題,是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的重中之重。要抓好科技立異這個“泉源死水”,保持科技引領、立異驅動,出力霸佔要害焦點技巧“洽商”困難,出力加快將來科技衝破、構筑將來財產先發上風,下好成長新質生孩子力“先手棋”。對于內蒙古而言,前瞻布局計謀性新興財產和將來財產,要深刻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推進家教場地內蒙古高東西的品質成長奮力書寫中國式古代化新篇章的看法》,聚焦低碳動力、前沿資料、將來收集、空天、性命與安康等五年夜共享空間範疇和新型儲能、氫能、高機能復合資料、時租空間高效小樹屋催化資料、第三代半導體、算力收集、衛星通訊導航、生物育種等八慷慨向,前瞻策劃、卡準點位、務求衝破。

開釋數據潛能為推進高東西的品質成長注進不竭動力

在新一輪科技反動和財產變更年夜佈景下,數據量和算力呈爆炸性增加,數據已成為驅動經濟社會成長的要害生孩子要素,算力則是激起數據要素潛能的新型生孩子力。對此,要充時租足激舞蹈場地起海量數據要素潛能家教場地,打造典範利用場景,更好培養和成長新質生孩子力,為推進高東西的品質成長注進不竭動力。其一,完美數據基本軌制是條件。要制訂完美支撐數字經濟高東西的品質成長的相干政策,積極推動數字財產化、財產數字化,增進數字技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會。其二,打造典範利用場景是見證基本。要深化年夜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利用,展開“人工智能+”舉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財產集群。其三,施展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是要害。出力實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舉動,加速產業internet範圍化利用,加速構成全國一體化算力系統,培養算力財產生態。對于內蒙古而言,要鼎力成長數字經濟,加速財產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進級,推動全國見證一體化算力收集內蒙古關鍵節點、和林格爾數據中間集群扶植,繚繞京津冀宏大的人工智能、年夜模子市場,供給無力靠得住的綠色算力保證。要繚繞推動“五年夜義務”,聚焦新一代信息技巧、設備制造等範疇,扶植產業軟件研發平臺和公共辦事平臺。推動數據要素在要害行業和範疇的普小樹屋遍利用,培養以數據為要害要素的新質生孩子力,為構建古代化財產系統注進強盛動能。

施展立異主導感化博得成長自動權

新質生孩子力實際將成長新質生孩子力作為推進高東西的品質成長瑜伽教室的內涵請求和主要出力點,將立異作為新質生孩子力的焦點特色,家教凸起立異主導感化,說明了經由九宮格過程技巧反動性衝破和生孩子要素立異性設置裝備擺設推進財產深度轉型進級這一主導途徑。推進經濟高東西的品質成長,就要搶占科技制高點、博得成長自動權,綜合應用數字技巧與實體融會的集成技巧,在數智技巧、人工智能、智能物聯、數他從小就和母親一起生活,沒有其他家人或親戚。字孿生等範疇完成推翻性、前瞻性衝破。要掌握“隨機應變”這一主要方式論,聚焦國度計謀需求、掌握將來成長趨向,充足施展各年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上風和強項,用好用足科研前提,把財產的真困難、技巧的真需求與立異的真結果有用對接,在推進舞蹈教室財產鏈供給鏈優化進級、培養強大進步前輩制造業集群等方面展示應有作為。要錨定“再造一個產業內蒙古”目的加速強大新動力財產,同時推動傳統財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實行年夜範圍技巧改革進級工程,讓傳統財產“洗心革面”、新興財產“強筋壯骨”、將來財產“燎原之火”。

郭洪飛,作者系內蒙古迷信技巧研討院黨構成員、常務副院長,內蒙古產業年夜學黨委委員、副共享會議室校長)

小樹屋
教學

保定主城覓包養網區38家愛心早餐店掛牌工會驛站

包養app
女大生包養俱樂部 真是個傻兒子,她是最孝順、最有愛心、最驕傲的傻兒子。

原題目:保定主城區38家愛心早餐店掛牌工會驛站

河北日報訊(邱恩包養網宇、肖洋)價錢實包養網車馬費惠的包子、油條、驢肉火燒,不花錢供給的粥、豆乳、茶飲和佐餐小菜……4包養網單次月16日,保定主城區38家愛心早餐店掛牌工會驛站,為環衛工人發布各類早餐優惠辦事藍玉華感覺自己突然被打了一巴掌,疼得眼眶不由自主的紅了起來,包養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為進一個步驟做好環衛工人關懷關愛任務,保定市總工會結合蓮池區、競秀區語氣雖然輕鬆,但包養感情眼底和心中的擔憂卻更加的濃烈,只因師父愛女兒如她,但他總喜歡擺出一副認真的樣子,喜歡處包養網處考驗女總工會以及高新區、財貿工會,包養甜心網配合策劃打造“能吃長期包養飯”的工會驛站,經由過程摸排統計主城區環衛工人多少數字、就餐需求、花包養合約費程度等,選定包養網38家有實力、信用好、食物平安衛生有包養價格保證的早包養餐店扶植工會驛站。

“作為商家,能為‘城市美容師’獻上熱包養甜心網包養網ppt朝天的早餐,既是一份義務,也覺得非常光彩。”全國品德模范、“油條哥”餐飲店擔任人劉洪安說。

據清楚,有的早餐店為環衛工人量身定制發布平價套餐,包養有的供給7.5折至9折不等的扣頭優惠,有的不花錢供給粥、豆乳、茶飲、佐餐小菜等。台灣包養網同時,保包養網定市總工會還應用“保工普惠”線上平臺,賜與環衛工人包養網比較響應早餐優惠補助。

環衛工人張噴鼻紅興奮地說,“以前在工會驛站里,我們可以歇息、喝水、給包養網dcard手機充電,感到很便利。此刻還能用更優惠的價錢吃上暖洋洋的早飯,心里更是熱熱的。”

“施展工會驛站陣地上包養網風,展開‘熱心早餐’運動,是推進工會台灣包養網驛站提質增效、辦事進級的主要載包養價格體。”該市總工會擔任人表現,今朝全市共扶植包養管道工會驛站812家,辦事環衛工人、農人工等18萬人次,17個站點已推樹為全國“最美工會戶外休息者辦事站點”。

包養網

下一個步驟,保定市總工會將進一個步驟加大力度工會驛站扶植力度,以“熱心早餐”辦事為切進點,豐盛拓展驛站效能包養一個月價錢,為環衛工人等戶外休息者供給越來包養網評價越豐盛、便捷、熱心的精準辦事,不竭晉陞寬要好很多。 .大職工的取得感、幸福感、平安感。

包養

包養

包養
包養網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给景海鹏颁发“特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查包養心得予朱杨柱、桂海潮“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_中国网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

关于给景海鹏颁包養網发“特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朱杨柱、桂海潮“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2024年4月18日)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5个月,先后进行1次出舱活动、1次太空授课,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完成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下的平台管理照料,于2023年10月31日安全返回。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全面建成、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类型航天员共同执行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实现新突破,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包養人民昂扬斗志、团结拼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的智慧和心血。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同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矢志报国、忠诚使命,不畏艰险、团结协作,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景海鹏同志4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3次担任指令长,成为执行包養载人飞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朱杨柱同志坚毅果敢、勇于挑战,精心精细操作,成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开展出舱活动的航天飞行工程师。桂海潮同志艰苦训练、历经重重考核,光荣入选神舟十六号乘组,成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为褒奖他们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景海鹏同志颁发“特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朱杨柱、桂海潮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景海鹏、包養網朱杨柱、桂海潮同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献身崇高事业的时代先锋,是探索宇宙、筑梦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标兵模范。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包養網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信自强、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我国海洋碳汇交查甜心包養網易政策、实践及展望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海洋碳汇的潜力开发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各经济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从碳库体量来看,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汇体,海洋碳库的碳储量约为39万亿吨,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海洋生态系统固定了全球55%的碳,每年约有30%由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从效率来看,单位海域中生物的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90倍。从资源禀赋来看,地球表面约70%为海洋,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主张管辖海域和1.8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海洋碳汇资源禀赋丰裕、潜力巨大。从碳汇技术来看,随着微生物碳泵(MCP)理论的发展,在传统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如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的修复与保护)等增汇固碳基础上,陆海统筹、海洋负排放、海洋碱化等也被正式纳入海洋碳汇框架体系中。从国际交易来看,美国、印度尼西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塞内加尔等均计划推进或已开展海洋碳汇交易项目。

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04亿吨,用于抵消的潜在碳汇需求量约为4亿吨,而国内签发的碳汇量所剩无几。因此,我国对效率高、潜力大的海洋碳汇交易需求强烈。在我国“双碳”目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等大背景下,作为实现海洋碳汇价值、修复和保护海洋生态的有效手段,交易政策与交易实践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急需加强研究。文章对我国海洋碳汇交易的有关政策和探索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现实需求和存在困境提出战略建议,为构建海洋碳汇这一生态资本化的可行交易机制,统筹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和“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我国海洋碳汇交易政策现状

我国海洋碳汇交易政策可大致分为2类。制度性政策。关注全国碳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总体布局,是方向性或主体政策,为海洋碳汇交易提供了政策制度上的可能性,集中体现于碳市场制度和国家有关海洋碳汇的顶层设计政策。操作性政策。重点关注实践依据,更大程度上是具体化措施,为海洋碳汇交易提供操作上的指南,集中体现于海洋碳汇交易规程、评估标准及方法学。

海洋碳汇交易制度性政策

我国海洋碳汇交易可从2个维度考察。市场空间维度。碳市场分为全国和区域2类,是从区域试点开始,演变为当前的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共存的格局。交易标的维度。我国碳市场分为强制属性的碳排放权配额(CEA)交易市场和自愿属性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市场2类,主要经历了碳排放权市场先行、两者共存和碳排放权单一市场的过程。

目前我国缺乏国家层面的海洋碳汇所属的CCER交易制度。从理论和制度上来看,海洋碳汇属于CCER交易市场,但是由于CCER交易市场存在前期交易不规范、对政策目标贡献小等问题,该市场已于2017年关闭,停止了交易CCER相关的增量业务。由于海洋碳汇基础研究不足、评估标准和方法学不完善等,前期实践上还未将海洋碳汇纳入CCER市场交易。不过,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推进,我国CCER交易市场正借鉴前期经验进行改进,并即将重启。

海洋碳汇纳入碳抵消机制的制度性政策不断完善。碳抵消机制是由某一组织制定的一套标准,主要用于监测、规范和审查自愿减排项目登记和自愿减排量交易的过程。目前,虽然海洋碳汇尚未纳入碳市场或CCER市场,但我国相关政策已将其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抵消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2012年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国内最早明确提出海洋碳汇的概念,并逐渐在国内展开了具有海洋碳汇效应的生态修复行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多个文件,明确提出增加海洋碳汇作为有效控制温室效应气体(GHG)排放的手段、探索海洋碳汇试点、加大开展具有碳汇效应的海洋生态修复等内容。2016年,海洋碳汇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包養網心得气候变化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第五章),并于2017年提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标志着海洋碳汇成为我国碳抵消的重要板块。

海洋碳汇交易成为实现“双碳”目标顶层设计的制度性政策。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之后逐步健全的“1+N”政策体系对海洋碳汇交易作出了系统部署。“1”是指国家层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包養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政策,其为“双碳”工作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其中明确提出了整体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体包括:提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固碳能力;提升海洋等碳汇统计监测能力;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大力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等。在此基础上,还出台了有关部门或区域的“N”政策。例如,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海警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等。这些政策都进一步强调加强海洋碳汇监测、巩固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健全生态系统碳汇相关法规政策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的重要性;意味着海洋碳汇交易已成为我国践行“双碳”目标的具体措施,也为海洋碳汇未来纳入碳市场提供了制度支持,同时有利于监测指南、方法学研制及实施等相关工作的推进。

海洋碳汇交易操作性政策

考虑到海洋碳汇交易的碳抵消机制属性,从对应的国家层面的CCER交易市场和地方层面的碳普惠市场2个方面对海洋碳汇操作性政策进行分析。

国家层面CCER的操作性政策

已有的CCER交易市场,尤其是与海洋碳汇高度相似的林业碳汇的交易市场相关经验及操作政策,可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与设计提供一定借鉴,其中最基本的就是项目开发及交易流程。以林业碳汇CCER交易市场为例,主要可分为项目备案、减排量备案、挂牌交易3个阶段(图1)。

项目备案阶段。需根据相应海洋碳汇方法学进行项目选择与设计,并向有关部门提交包括项目设计文件(PDD)、环评批复、第三方出具的项目审定报告等材料,重点是论证碳汇项目的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及额外性、障碍因素等,通过有关部门合规性审定并进行备案后,可正式称为“海洋碳汇CCER”项目并获得国家对该项目的公示。

减排量备案阶段。重点是完成海洋碳汇CCER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测、报告和核查(MRV)等定量工作,并提交以MRV为主的系列材料,通过有关部门审查后,获得海洋碳汇量和签发的CCER。

挂牌交易阶段。签发的海洋碳汇CCER进行挂牌交易,基于等量原则用于碳配额抵消。碳汇项目开发及交易流程的各阶段中(图1),项目额外性论证、基准情景设定、合规审定、碳汇监测、报告和核查等关键环节,项目方法学是其最主要的操作依据,也是通过碳汇交易实现碳资源优化配置的操作规范。

目前,国家层面的海洋碳汇操作性政策还未完成研制,但为推进CCER交易市场重启进程,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的《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明确提出,将建立并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这为海洋碳汇项目方法学研制及出台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国家层面已发布和实施了部分海洋碳汇操作性政策(表1),虽然未涉及基准情景、碳汇的额外性等方法学的核心内容,未充分考虑可交易碳汇的人工干预和碳抵消的最重要原则,但是仍为未来海洋碳汇项目方法研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地方层面碳普惠市场操作性政策

目前包養,地方层面的碳市场包含配额市场和碳普惠市场2类,本研究仅讨论与海洋碳汇交易直接相关的碳普惠市场。福建、北京、广东等省份的碳普惠市场最具代表性,是未来最有可能率先将海洋碳汇纳入碳抵消机制的区域。与国家层面基本一致,地方碳普惠市场也尚未将海洋碳汇纳入碳抵消机制交易范围。许多区域在海洋碳汇交易的主要操作依据即方法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表2)。广东、海南、河北等地研制发布了红树林或双壳贝类的区域性碳汇方法学,深圳市研制了区域内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碳汇的核算指南,福建、广东、上海、山东、海南等多个沿海省市开展了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工作,并尝试构建包括海洋碳汇本底、碳汇监测、储量评估、潜力评估、保护修复、增汇成效评估的碳汇核算体系。这些将为未来海洋碳汇交易项目开发(如项目边界和基准情景设定、碳监测计划、碳库选择、额外性论证、缺省参数获得等)提供基础。

海洋碳汇交易实践评析

在“双碳”大背景和初步形成的海洋碳汇交易政策下,福建连江等地积极探索和推动了海洋碳汇的交易实践(表3)。交易标的集中于碳汇计量或方法学比较成熟的海洋碳汇系统,具体包括红树林、海草床、湿地及大型藻类、双壳贝类。购买方主要为银行、材料公司等企业及非政府组织(NGO),交易价格以线下磋商为主。以上交易实践对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的项目开发、流程探索等具有先行实践意义。然而,以CCER交易市场和地方层面的碳普惠市场为参照的碳抵消机制需要完成项目备案、减排量备案2个阶段工作才能交易。结合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操作依据,现有的海洋碳汇交易实践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集中于4个方面。

交易项目备案缺失。项目备案是碳汇开发与交易的首要环节,但从现有海洋碳汇交易的披露信息来看,已进行的交易均无项目备案这一关键环节。这很可能导致项目边界不清、基准情景设定失误、监测和报告可行性低等问题,尤其是在碳泄漏、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因评估不足而导致偏差,最终可能导致项目不满足额外性这一交易核心条件(即部分项目在考虑碳库合理性、项目活动碳排放、土壤扰动等因素时),达不到净碳汇标准。

交易方法学及MRV不规范。碳汇量核算参照标准与方法学有较大差距。从现有海洋碳汇交易实践来看,除湛江红树林交易的碳汇量核算符合方法学规范外,其他交易的碳汇量是依据科研机构的行标核算或自行监测及报告得到的数据,多数以碳移除量为碳汇量结果,未考虑基准情景、碳泄漏及生物碳泵、微型生物碳泵的碳沉积作用等。因此,这类碳汇量核算参照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升。第三方核定和核查单位并不具有资质。目前,具有CCER项目审定核查资质的机构有6批共12家,这些机构也不是所有生态系统类型的碳汇都有审定的资质,如具有林业碳汇审定资质的仅有6家,即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包養北京重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海洋碳汇审定资质尚无明确规定(表4)。除湛江红树林碳汇由具备CCER资质的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定和核查外,现有其他交易的碳汇并不具备有关部门的合规性审定,仅是科研机构作为第三方出具了评审报告,该评审报告不是真正基于监测、核查的报告,且这些科研机构不具备相应的资质。不符合地方层面的碳普惠市场政策。从已开展碳普惠的各地区政策来看,海洋碳汇还未正式纳入交易标的,也与地方所公布的方法学或核算指南不一致,更不符合地方碳普惠市场要求的注册、登记、备案等规程。

交易平台不规范,碳抵消机制失灵。现有的海洋碳汇交易大多是线下交易,如湛江红树林、威海海草床、宁波海岸带等,个别线上交易的交割平台(如海带、贝类、湿地)不具备CCER交易资质,交易平台不规范甚至未通过正式的交易平台。海洋碳汇买方的动力以提升社会影响力为主,而不是真正为了碳抵消和减排。所以,现有的海洋碳汇交易不是在碳抵消机制下的交易,只是非正式的碳普惠交易。

碳市场的价格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现有海洋碳汇交易价格约20元/吨,海带碳汇交易价格更是低至8元/吨,明显低于2021年7月16日—2023年3月17日全国碳排放权配额(CEA)市场平均交易价格(45元/吨),究其原因是现有项目不是真正的碳汇交易。从供给方而言,现有的海洋碳汇不符合额外性;从需求方而言,由于不是国家重点控排企业,现有项目不能在系统上抵消碳配额。因此,海洋碳汇的供需双方对交易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供给方的交易需求弹性较小,而购买方的交易需求弹性较大,决定了购买方在交易价格的谈判能力显著强于供给方,意味着现有海洋碳汇为“买方市场”。

结论及建议

研究结论

海洋碳汇资源禀赋丰裕、潜力巨大,理论上海洋碳汇交易具有可抵消碳排放、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社会福利的可行性、有效性。海洋碳汇交易本质上是碳汇这一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具体是通过碳抵消机制实现碳权在不同主体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引导分散的碳排放个体兼顾经济与生态,同时消除碳汇主体生态行为的正外部性,进而保障集体(国家或特定区域、行业)沿着“减污、降碳、扩绿、增长”的协同增长路径发展,最终实现“双碳”目标。

当前,海洋碳汇交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强烈需求,海洋碳汇交易制度正逐步构建,诸多区域、主体在具有明显碳汇效益的海域展开了海洋生态修复与保护行动,并在规范核算及计量方法、开展交易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海洋碳汇交易起步较晚,但探索性实践进程发展迅速,交易标的也更多样,除以IPCC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关注的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传统的典型海洋碳汇系统,还涉及渔业(大型藻类和贝类养殖)碳汇。这些都为未来海洋碳汇交易的规范化积累了政策和实践的基础。未来海洋碳汇交易将成为我国海洋经济转型升级、高效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政策建议

结合我国碳市场交易经验,针对海洋碳汇交易现有政策和实践困境,本文建议未来应在促进海洋生态系统增汇和负排放基础上,从如下3个方面推进海洋碳汇交易进程。

完善海洋碳汇交易的制度性政策。当前的海洋碳汇交易并不涉及重点企业,海洋碳汇市场机制未发挥碳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当前政策下,海洋碳汇不能抵消市场主体控排的碳配额,市场主体缺乏购买动机。为此,在CCER市场即将开启的背景下,拟出台的政策文件应将海洋碳汇纳入CCER体系,在国家层面建立海洋碳汇的碳抵消市场机制,从而扩大海洋碳汇交易的需求,适度提升交易价格。

建立健全海洋碳汇交易的操作性政策。通过总结前期CEA交易市场及CCER交易市场的相关政策、交易流程,借鉴绿碳交易机制经验,加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的基础研究,包括生态系统研究(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滨海蓝碳和大型藻类、双壳贝类养殖的渔业碳汇)和技术手段研究(生态修复与保护增汇、陆海统筹负排放或包養網比較经济活动减排、海洋微生物增汇等)。加快制定、出台海洋碳汇的有关评估标准、方法学,推进海洋碳汇MRV体系的建设(包括技术规范、重点规程、第三方机构资质等)。

鼓励更高质量的探索性交易实践。在正式的碳抵消制度出台前,“民间”探索性的海洋碳汇交易实践具有促进共识、积累经验、示范创新等多重意义。具体可注重4点探索性实践:流程。参考CCER尝试更为严谨的交易规程。 价值实现方式。探索金融保险与质押信贷、生态灾害损失赔偿、大型活动碳抵消(如会议主办方购买海洋碳汇)等多种方式。利益主体。激励和吸纳社会责任企业、非政府组织、金融机构等潜在客户,鼓励多样化的业主、平台、第三方机构参与海洋碳汇交易实践。交易标的。在红树林、贝藻类碳汇基础上,探索资源更加丰富的盐沼及柽柳栽植复壮、互花米草防治等典型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碳汇项目开发及交易。

(作者:董敬明、陈丽梅,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子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美国查包養網能源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我国开放服务趋势研究及启示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重大科学发现和重要技术突破越来越离不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下简称“重大设施”)的支撑。重大设施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的国之重器,是解决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问题的主平台,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争的战略高地。世界主要国家将重大设施作为开展科学技术交流、汇聚培养高端人才、展示国家形象、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极其重要的平台。

重大设施多由公共财政资金投资建设和支持运行,其公共属性、资源稀缺性决定开放共享是其本质属性之一。为最大限度地释放重大设施服务效能,如何更好地推进重大设施开放共享成为各国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围绕重大设施的开放共享机制、管理平台、服务成效等开展了研究。其中,王慧斌和白惠仁、王立伟等、解志韬等分别从国家、区域、机构层面探讨了重大设施开放共享机制;夏金瑶等、邓泉等分别对EAST、CRAFT的开放运行机制展开探讨;陈娟等简要概述了中国科学院重大设施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进展与服务成效。大多研究主要是总结国内外重大设施开放共享管理规定及相关举措,分析国内外特定重大设施的开放机制,少有学者从用户设施整体提供开放服务的角度对重大设施开放共享趋势开展研究。本文在分析美国能源部(DOE)国家重大设施开放共享特点的基础上,从我国对DOE重大设施的使用需求、成效和困境3个方面深入剖析其对我国科研用户的开放趋势,以期为我国重大设施的开放共享和布局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美国能源部重大设施开放共享特点

DOE于2012年将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可为学术界、工业界等科研人员提供开放共享服务的重大设施定义为国家用户设施(user facilities)。截至2022财年,DOE用户设施有28个,覆盖先进科学计算(ASCR)、基础能源科学(BES)、生物和环境研究(BER)、聚变能源(FES)、高能物理(HEP)和核物理(NP)、加速器研发和生产(ARDAP)等领域。DOE于2015年开始建设用户项目/实验数据库,本文以2015—2022财年用户研究提案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得出DOE重大设施的开放共享特点。

设施长期连续开放共享,实行动态调整机制

美国于二战期间开始建设重大设施,在国家层面主要以DOE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展全面持续的设施战略发展布局研究。美国联邦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重大设施对外开放共享。依据《联邦政府采购法》,重大设施管理运行机构应在保证实现重大设施科学目标、服务国家战略意志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向社会开放共享。DOE用户设施建设起步相对较早,历经翻新、升级改造,至今仍在运行并向社会各界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在2015—2022财年内有26个用户设施持续对外服务(图1)。其中,高通量同位素反应器(HFIR)自1966年运行至今,在材料辐照后测试、中子散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斯坦福同步辐射光源(SSRL)自1977年建设并启用以来,在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方面功不可没。

DOE会动态调整其用户设施清单,由用户设施运行机构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成为用户设施。例如,加速器测试装置(ATF)于2015年3月被指定为用户设施,2022财年前隶属于高能物理(HEP)计划,后调整至加速器研发和生产(ARDAP)计划。先进加速器实验测试工具(FACET,2012年运行)为升级做准备,在2017—2019财年未对外开放。升级后的FACET-II通过用户设施申请流程,在2020财年初再次纳入用户设施清单。设施退役后将会从用户设施清单中移除,如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Alcator C-Mod)。

发挥设施科技外交作用,国际竞合中把握主动权

科技外交代表国家通过科学连接世界的软实力。重大设施作为科技活动的重要承载平台,不仅在科技外交中发挥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同时也是执行国家/地区对外合作政策的关键节点。美国积极推进重大设施开放共享,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优秀科学家,通过开展科技合作展现其科技大国的实力。然而,随着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日益加剧,美国对华科技合作在其政策调整背景下逐渐收紧。

DOE用户设施为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研究人员提供开放共享服务,每年约接待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在2015—2022财年间,其他国家/地区的使用频次合计为76 977次(即对外服务),占其总服务约16%。具体而言,高性能计算设施、中子设施、纳米科学研究设施的对外服务比例相对较低;聚变能源、高能物理和核物理计划设施对外服务比例相对较高(表1和图2)。

中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研究人员是其主要用户群体(图2)。使用频次总量位居第3—7位的国家均为七国集团(G7)成员,上述国家积极参与了DOE用户设施的建设与升级,2023年G7峰会发布联合公报中提出推进重大设施的数字化联网与国际化利用,以FAIR为原则推进研究成果的开放共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美竞合关系的不断变化,中国利用DOE用户设施的次数出现明显下降。

推动设施远程访问服务能力,不断优化服务模式

DOE用户设施提供服务方式主要包括利用设施开展实验研究和利用设施数据服务开展研究两类。前者包括到访使用、远程使用、到访/远程混合使用3种形式;后者提供数据使用服务的设施包括大气辐射测量气候研究设施(ARM)、聚变能源设施(NSTX-U、DIII-D、Alcator C-Mod)、综合纳米技术中心(CINT)和先进加速器实验测试工具(FACET/FACET-II)。受新冠疫情影响,DOE用户设施在2020年初取消或推迟了部分服务计划,当年提供服务次数略有下降,到访使用设施次数减少明显(图3)。随后,DOE积极探索远程服务模式并进行相关技术研发以应对疫情冲击。

近年来,DOE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2022年1月,DOE光源和中子7个用户设施组建相关工作组,探讨在研究人员无法到访使用的情况下,设施管理机构如何通过创造远程实验环境保证研究人员正常开展科研工作,实现设施协同和用户安全交互。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倒逼设施服务模式转型,对远程服务、用户交互技术、信息技术与标准化等提出更高要求。

重视不同类型设施协同联动,重塑设施创新生态

实验观测和模拟分析获得的数据是数智科研时代的“金矿”,以光包養源为代表的平台型设施和科学数据基础设施正积极响应新科研范式挑战。在新冠疫情期间,研究人员利用直线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获取新冠病毒结构数据,并借助美国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NERSC)的先进算力和美国能源科学网络(ESnet)进行实时图像分析研究,加速新冠疫苗研发进程。2020年,5个光源设施的研发人员组建数据解决方案工作组,构建和开发相关软件、算法和网络基础设施,满足所有光源设施从实施数据分析到数据存储存档的共性需求。

DOE高度重视建设数据流连贯的重大设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涉及科学数据、计算硬件、软件、传输网络、应用、安全等各方面。DOE于2020年启动、2023年正式实施综合研究基础设施(IRI)计划(图4),将利用专用科学数据网络,有效连接观测和实验国家用户设施、先进计算设施、高性能数据设施等科技资源,加速尖端观测技术手段和高性能计算分析能力的融合,并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加速科学发现。

我国对DOE重大设施的使用需求和挑战

中国科研人员是DOE用户设施包養網的重要用户群体

按用户研究提案使用频次统计,2015—2022财年,中国科研人员使用DOE用户设施的次数为9 978次,占其对外服务的12.98%。中国科研人员主要是通过提交研究提案经DOE用户设施审批后获得使用资格,直接利用设施科学数据开展研究的使用频次仅为510次。2015—2019财年,使用形式多为到访使用。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2022财年多为远程访问(图5)。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30个省市的科研人员利用DOE用户设施开展相关研究,具体呈现为北京(3 387次)、上海(1 656次)、安徽(1 490次)、湖北(653次)、甘肃(399次)科研人员的使用频次相对较高。这与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布局高度契合。2016—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先后批复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地区、武汉、西安先后获批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其中西安同时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均在DOE用户设施上开展过研究工作,使用频次较多的机构如图6所示。147所高校共使用6 304次;77家科研院所共使用    3 634次,其中中国科学院使用1 852次;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腾讯量子实验室、安进中国3家企业共使用10次。其中,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使用最多的设施为先进光子源(1 218次),占我国用户使用该设施频次比例为40.29%,主要用于研究新型铁基超导体、热电材料、碳纳米材料等的结构与性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较多使用连续电子束加速器设备(226次)、先进光子源(216次)和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166次),主要研究金属玻璃、电阻开关器件、超导纳米线、能源相关材料结构与性能等。北京大学使用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184次)相对较多,研究涉及铁基超导体、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等;清华大学则较多使用先进光源(86次),研究涉及石墨烯、拓扑绝缘体、高温超导体等。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使用DIII-D国家聚变设施(262次)较多,与DIII-D装置开展联合物理实验。

DOE用户设施支撑我国科研人员取得一定研究成效

我国研究人员通过使用DOE用户设施,在获得与国际高水平科研团队交流合作的同时,取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多个获得国家级奖项的研究成果不仅利用了我国的国家重大设施,还借助DOE用户设施进行补充研究。例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2015—2016财年利用上海光源、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和美国先进光源开展二维原子晶体限域催化的理论研究,其所在团队的研究工作“纳米限域催化”于2020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铁基超导体电子结构的光电子能谱研究”利用了合肥同步辐射装置、斯坦福同步辐射光源进行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参与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主导的STAR国际实验合作组,利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开展实验和计算,相关成果支撑了“重离子碰撞中的反物质探测与夸克物质的强子谱学与集体性质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其他9家机构是STAR国际合作组成员。此外,我国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斯坦福同步辐射光源、先进光子源、先进光源等DOE用户设施开展过研究。

我国使用DOE用户设施资格呈现被收紧趋势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DOE用户设施的服务能力在2020财年有所下降。但随后通过迅速调整设施服务策略,如远程访问和虚拟交互,提高了服务能力和效率。2021财年整体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远程使用占比约为66%;2022财年设施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次数较2021财年提升约16%,远程使用占比下降至54%。而我国在2017—2019财年使用DOE设施次数较多,而近3年使用次数显著减少(图7)。2018财年,我国使用DOE用户设施的频次为1 813次,占其对外服务17%;2022财年,我国使用DOE设施950次,占比仅为9.53%。降幅最大的是先进光子源,近3年占其对外服务比例由2017—2019财年的约40%降至约17%。

非美国用户使用DOE用户设施前,需接受进一步的安全和许可审查,判断其研究中的相关技术是否需要美国出口管制许可。近年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陆续将我国多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列入管制实体清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使用DOE用户设施。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5家研究机构于2015年前被列入管控实体清单,2015—2022财年共获得21次DOE用户设施使用资格。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于2020年进入实体清单,导致其2022财年获得的使用资格次数较2018财年大幅减少。特别是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其使用频次由2018财年的469次降为0次,近2年都未获得使用资格。2023年,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推进DOE研究安全措施立法,将要求审查来自敏感国家的DOE国家实验室访问人员,或将持续影响我国科研用户利用DOE用户设施。

我国使用DOE科学数据基础设施资格受限

美国将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作为其国家战略,将我国视为重要竞争对手。2015—2022财年,我国科研人员使用DOE科学数据基础设施的频次远低于其他国家。在此期间,我国使用阿贡高性能计算设施46次,远低于英国(236次)和瑞士(166次);使用橡树岭高性能计算设施44次,远低于英国(211次)和德国(154次);使用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次数相对较多,但仍低于英国。同时,我国在整个数据分析阶段未获得过ESnet使用资格,但印度、韩国、瑞士、丹麦等9个国家使用过该设施。该高性能科学数据网络设施核心服务是提供国际科学数据通信,通过与其他设施协同合作使得DOE研究人员及其国际合作者高效利用人工智能、高分辨率仪器图像、长期科学研究等产生的海量数据。

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将某些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芯片和含有此类芯片的计算机商品纳入其商业出口管制清单,并限制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等28家实体获得其高性能计算技术和服务。2023年2月,美国商务部又将无锡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锡高等技术研究院等多个机构加入实体清单。今后,我国利用DOE高性能计算设施可能将进一步受到限制。

我国重大设施开放服务存在的不足

平台型设施支撑能力相对不足

我国重大设施建设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但整体来看,建设进程相对较慢,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支撑能力仍存在不小差距。2015年前,我国仅有3个平台型设施处于运行状态(表2),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先进光源和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仍在建设。“十二五”以来,我国加快了重大设施的布局速度,但实际支撑能力不足。以平台型设施为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实验能力布局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3个同步辐射光源共运行约60个实验站,实验包養網站数量仅为日本(约180个)的1/3,不到美国(约200个)的1/3。今后我国重大设施需要维持高速稳定的设施建设和能力提升的发展态势,以缩小和发达国家在科技基础支撑能力方面的差距。

远程服务对提高重大设施使用率、扩大开放共享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模式的转型是必然发展趋势。然而,除数量外,我国平台型设施支撑服务用户的方式单一,可提供远程服务的设施和实验站数量均相对较包養少。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真空紫外光谱实验站、小角散射实验站和高压实验站可实现用户远程实验模式。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实验站2021年利用自主研发的机械手、数据采集系统等实现远程实验开放。

科学数据创新生态亟待完善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大力推动科学数据共享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已按学科领域部署,建设了高能物理、空间科学等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及14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我国在科学数据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建设中相对侧重网络、算力等设施“硬”条件建设,对科研数据、知识库等科学数据的“软”内容建设重视和支持不足,与美国科学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和能力建设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整体上,科学数据产生、传输、存储和计算能力割裂,未能营造融通数据生态,科学数据的价值未能被充分挖掘,影响科学发现效率。

具体来看,重大设施科学数据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未形成统一的科学数据标准,难以实现数据高效汇聚共享。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当前依旧存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现象,尚停留在科学数据汇交阶段,在综合治理与应用、满足FAIR原则、共享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当前的网络信息环境和条件有限,尚不能满足海量科学数据传输需要,用于科学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挖掘的软硬件设备仍受制于发达国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多采用国外系统架构和应用软件,软件开发能力较弱,且应用场景不完善,多集中于气象气候、石油勘探、宇宙模拟等传统领域,对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支撑能力较弱。2023年10月,我国成立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有助于打通我国科学数据链路,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思考与启示

科技基础能力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度重视重大设施的建设与开放共享,以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先机、赢得主动。重大设施的高水平建设和运行,不仅可为前沿科学研究探索、解决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安全等关键核心问题提供重要支撑,还可汇聚培养高端人才,彰显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目前,我国重大设施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对标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建设仍有不小差距,急需加快建设进度,提升服务效能。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提出3点建议,以期为我国重大设施建设布局与开放共享提供参考。

不断提升重大设施综合性能和服务效能,支撑科技强国建设。推进重大设施布局建设对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22年5月,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召开了“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反制中国的经济和技术计划”公开听证会,拟修改“基础研究”的定义,并提出当基础研究发展一旦达到管制技术的水平和类型,应与受控技术进行同样的管控。若该计划执行,我国有可能无法再使用DOE用户设施,将对我国科研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为获得美国设施使用资格,我国用户需将研究项目提案提交给对包養方进行评审,存在一定程度的科技安全风险。因此,建议充分评估未来我国用户使用重大设施的需求,合理规划重大设施布局,并在保证重大设施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前提下,适当加快建设进度,从科学目标出发不断提升设施的能力水平和先进性,适应我国高质量科技发展的需要。

加速重大设施的数据融合、使用和共享生态建设。良好的科学数据生态环境是驱动重大科学发现和重要技术突破的新引擎。建议根据科研发展需求,部署新的科学数据基础设施,统筹考虑重大设施建设过程中“软环境”和“硬条件”的协同布局与管理,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应用,以实现我国重大设施和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加速打破科学数据壁垒,实现跨域融合。可考虑将科学数据基础设施纳入国家重大设施管理体系,针对其建设、使用及管理特点,制定相应的申报、评审和管理规则。进一步提升我国国家高性能计算设施的软件研发和应用能力,构建贯通科学数据从产生到价值挖掘、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科研生态环境,积极推进重大设施数智化转型,支撑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的转变。

提升重大设施国际化潜力,加强高水平合作与交流。目前,我国采用国际合作方式建设的设施数量相对较少,所累积的国际用户群体规模也相对较小。大部分国际合作停留在一般性的交流合作上,缺少实质性的国际资金、技术和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受国际形势影响,美国已减少或者限制我国用户使用其重大设施开展科学研究的机会,未来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建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充分考虑国际化潜力,发挥科技外交优势,积极谋求依托设施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同时进一步拓展我国科研用户使用欧洲、亚洲等国家重大设施的渠道,如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欧洲同步辐射光源等;加强重大设施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的深度合作,重视潜在用户的培养,进一步拓展国际用户群体,持续提升设施开放共享服务能力。

(作者:董璐、李宜展、王学昭、李泽霞,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李云龙,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福州市罗源县白塔乡查包養南洋村:在绿水青山间蝶变_中国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群山环抱中的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白塔乡南洋村,春意盎然、活力满满。庭院外、村道旁的篱笆树抽出新芽,紫玉兰、茶花争相开放,为绿意萌动的春景添上一抹亮丽色彩;潺潺流动的小溪边,连片的果树郁郁葱葱,嫩绿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串联起一栋栋错落有致、充满畲族风情的小楼,与山水相拥的田园风光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

南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俊峰介绍:“2015年,福州市委组织部选派我来驻村时,村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道路狭窄,基础设施薄弱;垃圾随意丢放,卫生状况堪忧。”当时,陈俊峰暗想,这里保留着完好的畲家文化,但村容村貌与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太不协调,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好好发展。

经过走访调研,陈俊峰带领村“两委”制定了“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说干就干!从2016年起,83项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项目在南洋村陆续开工:进村公路拓宽,让交通更便利了;5.5公里生态水系建设,让水清了、岸绿了;阳光堆肥包養房、生态停车场、畲族文化墙绘,成为村里亮丽风景。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是主角。为调动村民积极性,近年来,南洋村试点推行“可回收垃圾积分+农户文明分”的“文明积分制”。据了解,全村153户村民在积分的激励下,积极参与乡村共建共享,自觉参与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南洋村迎来美丽蝶变。

“文明积分不仅能兑换商品,还能作为授信依据,向银行申请贷款。”陈俊峰介绍,南洋村在“文明积分制”基础上,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创新推出“文明积分贷”,为文明积分高的村民提供贷款利率优惠,解决村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资金难题。

如今的南洋村,无论是主街道路还是背街小巷,都打扫得包養平台推薦干干净净。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除统一放置的分类垃圾桶外鲜有杂物,十分整洁。主街和休闲道两侧都种植了花卉苗木,就连零星的地块,也都别出心裁地安置了休闲座椅和健身器材。

眼下,正是果树生长的关键期。一大早,罗源县金蕊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兰善恩就来到果园中,指导村民翻土、施肥,为果树生长积蓄养分。“春天施肥施得好,果树枝叶就长得好,到了秋天,果子也更大更饱满。”兰善恩说,这里的果树都使用有机肥,水果都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别看现在只有叶子,等到了秋天,一个个大果子挂满枝头,金黄金黄的可好看了。”兰善恩话语中透着兴奋。据介绍,2023年,村里果冻橙与蜂蜜脐橙产量3万多斤,砂糖橘产量近40万斤,年利润超30万元。

近年来,南洋村围绕资源独特的绿水青山,规划了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乡村振兴路径:积极盘活“沉睡”的生态资源,流转集体林地1200亩,与国有林场合作开发经济林、碳汇林,鼓励村民发展金线莲种植等林下经济,点“绿”成金;与企业合作开发畲乡特色民宿,让老房获新生;流转120亩闲置土地,在下辖的南坂自然村打造“开心农场”、山哈露营地等农旅项目,为乡村添人气、聚财气。

坐在山哈露营地的草丛上,呼吸着清新空气,来自福州市区的游客林巧珍沉醉在南洋村的烂漫春景之中。自从2023年跟着朋友来南洋村参加山哈音乐节后,她就爱上了这个美丽、安静又别致的绿色畲乡,这已是她第4次到南洋村游玩了。

“这里环境好、风景美,配套设施也齐全。既有民族风情,又很时尚,每次来都玩得很过瘾。”林巧珍说。

“山哈”是畲族自称,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为给乡村旅游注入新动能,南洋村保护性修复拥有200多年历史、占地3000平方米的“蓝家大院”,将畲服畲药等非遗文化以及哭嫁、对歌等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打造福州民族文化产业体验中心。同时,举办畲族风情文化旅游节、山哈音乐节等文旅活动,进一步擦亮“山哈”乡村游品牌,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农旅融合添活力,乡村蝶变客自来。“现在,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村包養網里就热闹起来,蓝家大院、采摘园、露营地里全是游客。餐馆、民宿常常爆满。没想到我们南洋村也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南洋村村委会主任兰学斌感叹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积极探索乡村的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南洋村包養網心得找对了发展路子。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0.4万元,猛增至2023年的51.3万元。随着包養与塔里村联村共建持续深入,一幅美丽、共富、人文、善治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深化育人形式改造 支持到九宮格會議公安新質戰斗力

原題目:深化育人形式改造 支持公安新質戰斗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心政治局第十一次所有人全體進修時誇大:“成長新質生孩子力是推進高東西的品質成長的內涵請求和訪談主要出力點”,“新質生孩子力曾經在實行中構成并展現出對高東西的品質成長的微弱推進力、支持力”。面臨加速構成新質生孩子力的時期命題,聚焦新質生孩子力成長重點,新時期公安步隊要向科技聚會要戰斗力,向人才要戰斗力,小樹屋向立異要戰斗力。加速新質戰斗力的構成,是晉陞公安步隊才能本質、推動公安任務古代化的必定請求,是以更好應對風險挑釁、打造高程度平安、辦事高東西的品質成長的主要道路。

公安院校作為公安人才湊集和科技立異的窪地,為公安機關供給技巧支持與人才支撐,加速公安新質戰斗力的構成經過歷程中義不容辭。公安院校應扎實推動落實以“虔誠教導”為焦點的樹德樹人最基礎義務,培育“高精尖缺”公安技巧人才和高本質公安治理人才,為構成公安的新質戰斗力供給無力支持。

凸起虔誠教導位置,晉陞英模業績的沾染力

“對黨虔誠、辦事國民、法律公平、規律嚴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安步隊的總請求,也是公安院校人才培育的最基礎遵守。虔誠教導在準備警官培育與教導中處于壓服性位置,為公安步隊培育盡對虔九宮格誠、盡對靠得住、盡對純家教粹的準備警官是公安院校人才培育的重要目的。

九宮格安院校要在育人實行中周全進修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主要回信精力九宮格,施展英模精力在展開思政教導任務中的主要感化,引領先生進修弘揚虔誠信心、國民情懷、法治精力和規律認識,營建崇尚英模、進修英模、爭當英模的濃重氣氛。

在育人經過歷程中應該教導領導準備警官深刻進修公安英模對黨分享盡對虔誠的政治標色,將黨中心的關懷關心實在轉化為培育高東西的品質公安人才的強盛動力;以英模精力滋養準備警官從警的初心、用英模精力鍛煉準備警官的黨性,將公安家教場地英烈的虔誠基因融進對準備警官的教導培育之中,以對黨的盡對虔誠鑄劍鑄魂,領導公安院校學子以黨的旗號為旗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任務為任務,賡續公共享空間安英烈對黨虔誠的基因血脈。

公安院校作為培育公安專門人才的主陣地,應該深刻發掘公安英烈的精力內核,鼎力成長公安特點思政教導,扶植打造公安特點思政教小樹屋導系統,防止呈現思政教導“千校一面”的景象,不竭加強公安特點思政教導見證的針對性、實效性,使其施展最年夜效能、獲得更年夜衝破,將英模精力真正融進準備警官血脈中往。

順應科技成長趨向,培育高本質立異型人才

公安院校承當著為公安機關扶植最高程度的安然中國這一,這不是真的,你剛才是不是壞了小樹屋夢想?這是一個都是夢,不是真的,只是夢!”除了夢,她想不到女兒怎麼會說出這種難以任務義務供給人才和智力支撐的嚴重職責,在構成公安新質戰斗力中充任排頭兵的要害感化。

加速晉陞新質戰聚會斗力,離不開科技立異、科技賦能。公安院校要保持價值取向與目的導向相同一,保持科技立異引領安然扶植成長。依聚會托新工科、新理科專門研究扶植,深入貫通公安院校作為“科技興警”計謀安排的前見證沿陣地,加大力度高新科技研發投進,驅動賦能公共平安行業立異型結果研發落地。

加速晉陞新質戰斗力,離不開公安立異人才儲蓄、立異人才步隊扶植。人才是公安新“媽媽覺得你根本不用擔心,你婆婆對你好,這就夠了。媽媽最擔心的是,你婆婆會妄自菲薄地依賴她來奴役你。”長輩的身質戰斗力構成的焦點要素,公安院校應鼎力培育可以或許聚焦時期成長需求、順應科技成長趨向、具有安然扶植計謀目光、具有立異素養的高東西的品質公安人才。公安院校應該掌握本碩博梯度化育人途徑,聚焦育人條理目的因材施教,加大力度實戰利用型人才、立異研發型人才、批示引領型人才的重點培養,凝集育人協力打造公安人才方陣、扶植安然中國新型智庫,更好支持賦能新質戰斗力的加快構成小樹屋

晉陞校局一起她睜開眼睛,床帳依舊是杏白色,藍玉華還在她未婚的閨房裡,這是她入睡後小樹屋的第六天,五天五夜之後。在聚會她生命的第六天,配合程度,施展實戰育人詳細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器重公安步隊實戰才能扶植,繚繞公安實戰才能晉陞作出了系列主要唆使個人空間。公安院校應該深化校局一起配合協同育人機制,增進課題共研、先生共育、步隊共建、結果共享,更好辦事各條理公安實戰任務需求。

在育人實行中,公安院校應保持“引出去講授”和“走出往實行”相融會的系統化育人途徑;在講授環節,應重點引進公安部、各地公安機關的營業骨干擔負外聘教官、引進公共平安範疇專家學者擔負客座傳授,慎密繚繞家教場地公安實戰,配合打造精品課程,構成結合培育配合體;在實1對1教學行環節,要通順雙向交通機制,加大力度校局頂層design計劃,完美實行講授基地扶植,摸講座索扶植公安院校特點實行育人系統,在公安實行中淬煉先生的差人政治認識、差人個人工作認識和差人成分認識。

展開育人實效評價,健全時租會議先生東西的品質評價機制

教導評價事關教導成長標的目的,有什么樣的評價批示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樹立健全公安院校先生靜態評價“真的?”藍媽媽目不轉睛地看著女兒,整個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機制尤其是結業生跟蹤反應機制,保持題目導向,構建迷信公道的評價目標,凸起對結業生公安營業才能、立異才能的考核以及對公安新質戰斗力的現實支持感化,實時查驗黌舍育人實效,是以後公安院校育人形式改造的主要方面。

公安院校要保持和完美先生靜態評價機制,遵守公安院校育人紀律,構成加倍迷信、更具公安特點的育人實效評價形式,做到育人後果靜態反應、育人框架迷信調劑、育人東西的品質連續晉陞。

公安院校應該重視信息起源的客不雅性,在東西的品質評價中要留意多方調研、綜合剖析;要重視東西的品質評價目標及方式的迷信性,在先生東西的品質評講座價中保持采用質性聯合方式,重視客不雅數據與客觀評價相同一;要重視東西的品質評價的針對性,在實效評價中保持以題目為導向,增進教導評價真正回回到“育警鑄魂”本位下去,重視題目反應的針對性,調劑計劃的可履行性。

經由過程推動育人實效評價系統扶植,推進公安院校積極構建自發、自省、自律、自查、自糾的年夜學東西的品質文明,樹立健全具有公安特點的教導講授東西的品質保證系統,領導公安院校內在成長、特點成長、立異成長,真家教場地正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警鑄劍。

李儲信,作者單元:中國國民公安年夜學路況治理學院)

小樹屋

機會·潛力·信念——德國企覓包養行情業高管眼中的中國市場

原題目:機會·潛力·信念(主題)

德國企業高管眼中的中國市場(副題)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記者包養唐詩凝 劉恩黎 周蕊)包養網“科思創在上海包養站長扶植的全球第一座完成機械收受接管聚碳酸酯塑料範圍性生孩子包養網站的工場,曾經在往年投產,年產能包養站長25000噸。德國在輪迴經濟技巧上搶先,而中國又有良包養網ppt多利用場景。”

4月16日下戰書,記者在上海前灘見到科思創中國區總裁雷煥麗時,她向記者講述了這個新停頓。她還告知記者,就在一天前,她異樣將這一情形先容給了來華拜訪的德國總理朔爾茨。

“我能感到到他很感愛好。”短期包養雷煥麗說。

作為一家“說吧,要怪媽媽,我來承擔。”藍玉華淡淡的說道。全球搶先的德國包養網資料公司,科思創在上海建成了全球最年夜包養網的一體化生孩子基地以及亞太立異中間,截至2023年末,科思創在中國市場的累計投資已跨越40億歐元。“中國市場進獻了科思創全球20%的發賣額,這些數字曾經“所以我媽才說你平庸。”裴母忍不住對兒子翻了個白眼。 “既然我包養網們家沒有什麼可失去的,那別人的目的是什麼,和我們告知我們,中國市場是不成以被疏忽的。”雷煥麗說。

中國市場在德企高管眼中是包養妹什么分量?

4月14日,重慶市渝包養州賓館,一場匯集西門子、拜耳、梅賽德斯-奔跑、寶馬、蔡司等10余家著名企業擔任人與重慶市有關方面的談判在這里舉辦。作為隨德國總理朔爾茨來華拜訪的份量級經濟代表團,這些德企高管繚繞綠色可連續成長與技巧制造等範疇將來在中國的務虛一起配合停止交通。

包養價格“在這里投資,對我們來說不只能開闢市場,也無機會給中國花費者帶來更多新產物。”巴斯夫團體候任履行董事會主席凱禮表現,等待與中方配合盡力,打造綠色財產基地。

“中國事佈滿機會的國度。”敦豪團體首席履行官麥韜遠以為,中國年夜型企業在全球普遍布局,將來在物流範疇會有更多機遇通力進行。

“我們在中國成長已有90多年的汗青,和中國處所相干企業伙伴有著深度一起配合。”德國默克團體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履行官葛麗鶴說,期盼將來有更多年夜型投資在中國睜開。

……

德企高管們的到來,恰包養甜心網是給中國市場和對華一起配合投出的信賴票。路透社剖析稱,這份高管名單自己就凸顯了中國作為德國最年夜商業伙伴的主要位置。

中德財產鏈供給鏈深度互嵌,市場高度依存。經貿一起配合一向是中德關系的“壓艙石”。

商務部相干擔任人先容,德國事中國在歐洲的最年夜商業伙包養伴,中德商業額占中歐商業總額的三分之一,德國對華包養投資占到歐盟對華投資的三分之一。

德國經濟研討所陳述顯示,2023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總額創汗青新高,到達119億歐元,同比增加4.3%。同期,德國對華投資占德國海內投資總額的比重到達10.3%,為2014年以來最高程度。

跨越5000家包養網包養管道國企業在中國成長,2000多家中國企業在德國深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些數據成為多年來中德經濟親密往來的活潑見證。

以後,世界百年變局加快演進,經濟全球化遭受逆流,“脫鉤斷鏈”只會縮小全球經貿風險。此次德企高管所有人包養感情全體訪華開釋光鮮電子訊號:越是包養網車馬費復雜的國際佈“好漂亮的新娘啊!看,我們的伴郎都包養網車馬費驚呆了,不忍眨眼。”西娘笑著說道。景下,越能彰顯一起配合共贏的時期價值。

“全球面對良多挑釁,沒有一個國度可以或許零丁應對,德中企業應加大力度一起配合。”西門子公司董事會主席博樂仁在談判中說。

對于德國企業來說,中國市場能否存在更多能夠性?

博世氫動力體系(重慶)無限公司,是朔爾茨包養價格ptt此次訪華觀賞的第一家企業。這家氫動力工場由中德合夥樹立,努力于將搶包養先的氫燃料電池處理計劃引進中國市場,已接踵發布76千瓦、134千瓦、190千瓦等多款氫動力產物,最新研發的300千瓦產物也開端搭載客戶車輛投進實驗。

“中國的主要性在于其不只是花費市場,至少她已經努力了,可以問心無愧了。更是立異中間。”博世包養網dcard團體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日前表現,中國引包養網VIP領著電氣化、智能出行、人工智包養意思能、數字化和節能等範疇的變更,博世連續在中國投進,借助外鄉人才和立異推進新包養網興範疇衝破。“我們在姑蘇和重包養情婦慶的投資就是很好的例證。”

中國數字經濟成“告訴我。”長與綠色轉型新機會,為中德經貿關系的進一個步驟深化供給了更為遼闊的新空間。

2023年,西門子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1億元在成都扶植西門子產業主動化產物中國智造基地;拜耳往年在北京扶植亦莊開放包養行情立異中間、在上海建立Co.Lab共創平臺,本年還將在上海包養成立新的安康花費品立異中間……

“我們將持續在華投資,加大力度與中國伙伴們的一起配合。”梅賽德斯-奔跑團體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告知記者,近兩年,聚焦數字化立異的上海研發中間成為包養網單次其全球研發收集中範圍增加最快的團隊。“我們很興奮將于本月啟用上海研發中間全新年夜樓,這標志著梅賽德斯-奔跑外鄉研發周全進進‘以中國立異,領全球風潮’的成長新階段。”

德國經濟代表團團長布蘭特納表現,甜心寶貝包養網看好中國經濟遠景,愿不竭深化德中經貿一起包養網推薦配合,增進互利共贏。